二战中在大西洋被击沉的中国制造万吨轮-j9九游会真人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面选择的是天津的永利碱厂,唐山的启新洋灰,上海的申新纺织公司(荣氏家族),我想了下为什么选择这些例子,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这些领域民族产业自给率很高,纺织品,水泥,碱都在国内有较高份额,不仅能在国内市场和洋货竞争,甚至有的还能出口国外,像制碱工业1931-1935年不仅满足国内市场,每年还能出口到日本,朝鲜等10万余担。民国时期的“抵制日货”就主要发生在纺织工业领域,因为有国货可以替代。
而在机械,船舶,航空,军工和电子等民族工业领域,民国时期显然乏善可陈,河南巩县兵工厂的中正式步枪,开国大典上的山西造36式火炮(仿制日本火炮),上海的万吨轮,杭州进口零部件组装的霍克3战斗机都已经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当然了还有大连建新公司的75mm炮弹,不过这个是我军1947年开设的工厂,是解放区了。
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持续性,一方面是缺乏持续的投入,另一方面是不断被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和外国企业竞争,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官僚资本的侵吞等各种因素打断。
例如1937年宋子文就趁人之危,强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企业。
杭州组装霍克3战机的中央飞机制造厂,在抗战中被迫搬迁,最终被日军飞机彻底炸毁。
再比如大量生产并且装备部队的中正式步枪,之后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就并未能在其基础上开发出更好的下一代产品。
而本文所讲的万吨轮,在民国时期也就是昙花一现,未能在其基础上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壮大。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船舶设计大师”称号获得者、江南造船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胡可一,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揭秘中国第一批万吨轮》。
1918年7月25日,江南造船所与美国正式签订了建造四艘万吨级运输船的合同,美国人买这些船是准备用于大西洋航线,当时正值一战时期,准备用来从北美到欧洲的战争物资和人员运送。
当年8月9日,上海《申报》报道:“大约再过八个月,第一艘大货船当可下水。船各载重一万吨,此种大船固属中国境内从未造过,即美国造船局所已造者,亦无如是之大。”
1918年11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方要求这批万吨轮从原来侧重于战时运输变更为一般商业运输,江南造船所由此进行了全新的自行设计,胡可一在书中披露,这批设计图纸现存位于陕西省兴平市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馆。
1920年6月3日,江南造船所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轮“官府”号下水;
同年8月3日,“天朝”号下水;
次年2月23日,“东方”号下水,
5月26日,“国泰”号下水。
四艘远洋轮为同型船,载重量均超过了10000吨,排水量为14750吨,并都在1921年内开赴美国。值得一提的是,这四艘万吨轮所配的3000匹马力三胀式蒸汽机是江南造船所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轮船建造完工后试航时,测得时速达到每小时12.09海里,比合同规定快了1.59海里,这超出了美方的预期。
胡可一走访国内外众多专业机构和人员,并查阅了大量史料后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击沉的“阿肯色”号就是江南造船所建造的四艘万吨级运输船中的第二艘“天朝”号。
这四艘万吨轮先是交付给美国海运委员会下属的应急船队公司,后来由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大来航运公司买下,用于北美至远东的木材运输。
1936年,四艘万吨轮入列美洲-夏威夷航运公司,其中的“天朝”号改名为“阿肯色”号。
1942年6月15日凌晨,“阿肯色”号装载约9000吨货物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西班牙港出发,驶向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晚上8时31分,当“阿肯色”号进入加勒比海的格拉纳达西部海域时,德国潜艇突然发射了两颗鱼雷,击中了“阿肯色”号的左舷,致使船体大幅度倾斜,在被击中38分钟后沉没。而另外的三艘万吨轮在二战中也均被征用参与战时运输。
而中国再一次造出万吨轮,已经是新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