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让中国文化更具国际影响力-j9九游会真人
编者按:202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刊发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晓晖文章《“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让中国文化更具国际影响力》,从多个角度阐述“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在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作出的有益探索。全文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202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
“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以下简称“创作计划”)自2022年8月启动以来,聚焦“新时代中国故事”,面向国内外广泛征集纪实节目选题,评选出各类选题62个,并通过举办工作坊培训等方式引导、扶持、鼓励中外导演创作纪录片及纪实短视频,最终推出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陆续在discovery探索频道、哔哩哔哩等国内外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还亮相美洲电视节、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等国内外主流影展,以全链条创新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路径。
△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海报
伴随互联网发展,通信传播越来越便捷高效,身处地球村的人们联系往来越来越密切,但世界对中国仍存在臆想与误读,很多通过图书、新闻等媒介形成的认知与真实的中国存在偏差。所以,探索如何用纪实影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显得必要又紧迫。创作计划与以往的创作有所不同,引入“自我”和“他者”的双视角,以中外联合创作的方式寻找跨文化的交汇点与共鸣点,从拍摄、制作到播出,多维度打造国际交流的影像空间。
比如,创作计划推出的纪录片《点亮阿里》由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拍摄制作,表现国家电网的建设者穿越无人区,在西藏阿里地区低温、风暴的严酷环境下搭建电网的经历。该片主创后来与美国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合作,将5集每集50分钟的作品剪辑成20多分钟、适合海外受众观看的国际版。中外主创在合作过程中深度交流,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他们的创作理念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都注重人物关系的构建,一致通过以工友、夫妻、师徒关系等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动力;比如对生态环保内容的理解一样,决定把工程建设期间大型机械入场时工人在地上铺设棕垫以防压坏草皮的镜头保留了下来。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表现工程故事和民生故事的关系时,外方导演主张以工程故事为主线,再将民生故事点缀其间,以交叉剪辑完成叙事,这打破了作品原有的线性叙事结构,为工程叙事增加更多情感因素。外方导演还注重打造作品的沉浸感,主张采用日记体的讲述方式。从这个角度看,这些中外主创不仅是中国故事的观察者、体验者,还是影视文化的合作者、交流者。他们在平等、尊重与包容的心态下互鉴、互动、互补,共同探索出以国际化表达记录中国人、讲述中国事的好方法、新途径。
△纪录片《点亮阿里》海报
除了《点亮阿里》,在中外主创的通力合作下,《守护大熊猫之福宝诞生记》《我亲身经历的中国》《洋女婿阿布“吆不到台”》等优秀作品以平实质朴的影像为经、有理有据的讲述为纬,精心织绘出浸染着烟火气、彰显着时代感的中国画卷。比如,创作计划推出的短视频《我亲身经历的中国》以外国实习生司徒建国的视角切入,表现他在中国体验珐琅制作者、赶海人、ai训练师、养蜂人等职业的故事。用他的话说,我希望观众通过我拍摄的内容,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国人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明白“不管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的共同之处总是多于不同之处,因为我们都有着相似的希望和梦想”。
△短视频《我亲身经历的中国》海报
创作计划推出的另一个短视频《洋女婿阿布“吆不到台”》中的主人公阿布曾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但当他为了爱情来到四川泸州乡村后,感受到中国农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幸福生活,于是深深爱上这里。这些作品真实可信,分寸适度,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思路进行创作,让观众通过中外创作者不同的观察视角了解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
△短视频《洋女婿阿布“吆不到台”》海报
创作计划不仅为国际传播推出一批优质作品,更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国际传播模式探索、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做出了有益探索。2023年6月举办的工作坊报名人数超过万人,纵向上涵盖中央、省、市、县、乡等机关单位,横向上包括文化宣传单位、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医疗卫生等机构,呈现出跨行业、跨领域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作计划已超越影像生产传播的意义,成为整合国际传播多元主体力量、促进国际传播理念更新的平台。在创作计划的推动和引领下,各方资源和力量被动员起来,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之路越走越宽,为建构多层次、多主体的国际传播新格局作出创新性贡献。
+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晓晖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