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会真人-j9九游会官网登录

我对《杜鹃花落》作者的一点历史同情-j9九游会真人

杜鹃花落作者李某某被免职,坦率的说,数天前,朋友把这个试卷截图文章发给我的时候,我反应没那么大,觉得算不上故意恨国,就是一如既往的油腻。可能我对这种老文青的可悲可叹已经麻木了吧。

当时没纠细节,就觉得他这种视角转换、尝试从对方的心里去感受的写法,在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革新浪潮中是很普遍的。聊天截图里我提到陆川的大片《南京南京》,那几乎就是高级版的杜鹃花落。陆川是真的自以为思考了一个高级问题:当启蒙遇到了大屠杀。

只不过杜鹃花落这篇写的太糟糕了,让人看不明白逻辑是什么,鬼子的儿子到底是被俘虏又被送回来了,还是自己跑去投共了?那为啥还举白旗?任何一种可能都没法解释,只能说是错乱。

所以重要的是,以往不管爱国恨国,文字逻辑都是清清楚楚的,陆川电影叙事逻辑也是清楚的,但现在这种都已经不知道在玩什么了,可能仅仅就是沾沾自喜于视角转换和文字的“优美”吧。就这玩意你拿去考中学生?你让陆川也看不懂啊。

不过这篇糟糕的文章还是有历史渊源的,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当下的心理扭曲。

我其实是想向各位请教一个问题,我记得我小时候,也就是1980年代,看过一部学校包场电影,说的就是八路军救下了一个日本小女孩,最后去送还日军的时候,在山林间被日军伏击。八路军战死了,小女孩活着,痛哭流涕,日军军官也就是小女孩的父亲也默默的低下了头。好像还是有历史事件对应的,因为影片最后有纪实影像,那个日本女孩长大了,来中国探望。

但是我想不起来电影的名字了,谁能想起来告诉我?

我想这个杜鹃花落的作者肯定是看过这部电影的,我记得电影里最震动人的一幕,就是最后整个屏幕被八路军的后背弹孔占满,突然一下鲜血全流了下来,全场孩子大惊大哭。

当年这个电影的逻辑还是清晰的,而且在1980年代,人道主义人性论就是主流,这在当时有合理性,因为前十年社会斗的太厉害了,疲倦了,开始讲人道主义了,结果讲着讲着就河殇了,到今天一批老东西简直不知魏晋,无论有汉。

不过我举这个电影的例子,是想说这类事情不全是因为单纯的爱国恨国逻辑,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因素,需要一定的同情式理解,不必一看到有类似的现象就觉得不可理喻、无比愤怒。我反正还是抱有一点同情的。

500

500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