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都在长江中游泄洪蓄洪的洞庭湖农村工作,几次特大洪水我都经历过-j9九游会真人
【本文来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国家不会忘了蓄洪区的人民的
由于这次京津冀地区的超级洪水,大家都关心泄洪蓄洪问题了,这是好事。我一生都在長江中游泄洪蓄洪的洞庭湖农村工作,经历过解放前的、1954年的和1998年的長江特大洪水。
(一)洞庭湖历史上就是调节長江水位的。長江中游荆州一段是事关全国大局的一段,因为江北的江汉平原地势很低,又是湖北省的核心地区,连着武汉。一但溃口,長江奔流而下,不仅武汉不保,長江也会因此改道,那整个長江水系就会紊乱。所以是必保的,即使捨南(主要是湖南也有部分江南的湖北的县市)也要保北,两害相权取其轻嘛。因此,历史上長江以南就有太平、藕池、淞滋、调弦四口向西洞庭湖泄洪,形成了長期的河流如淞滋河、虎渡河、藕池河等,並与湖南的浬水、沅水、资水、直到湘水相连,经东洞庭湖从城陵矶再流入長江。旧社会,官吏贪墨,堤防糟烂,高洪来了,连县城也要划船,人民就只能在高地撘棚度日。我过了13年这样的时光。
(二)1952年,周恩来总理为了减轻長江荆江段危险和江南的水患,决定兴修新中国头一个水利工程——荆江分洪,由唐天际(55年授衔中将)任总指挥,还聘请了苏联专家,也就是兴修包括湖北枝江、潜江、沔阳、石首、公安等多县部份地方在内的大蓄洪区,上面进洪口在枝江太平口,而v调节口在公安县黄山头的藕池口,两口都建十几孔的水闸,围绕蓄洪区修筑大堤。長江出现大洪水,就开闸泄洪,调低長江中流洪峰。洪水退后,打开泄洪闸泄入洞庭湖。蓄洪区内农民願迁走的,由政府作移民安置,不願意的r可继续在蓄洪区内耕作。以后又在蓄洪区内选择旁堤和安全地带修筑高台,让农民兴建房屋,避免水祸。我曾在黄山头(一半属湖南)下面的乡村、公社工作,经常去蓄洪区,感到其生产生活比非蓄洪区要好,因为蓄洪是几十年难遇一次。
(三)在我近50年的工作中,荆江分洪的蓄洪区只在1954年長江大洪水时蓄了一次洪水,而且频临漫堤危险,荆江段也很危急,准备在公安斗抉堤炸堤泄洪,我们正在下游,巳作好准备,通知和组织农民上堤避险保命,耕牛都全部转移。恰好此时長江洪峰消退,免此一难。蓄洪的决定也不是随便作出的。1998年長江大洪水,温家宝(当时任副总理)坐镇長江荆江段,江泽民总书记也亲临指挥。为是否蓄洪,温家宝为做到保荆江大堤又尽可能不蓄洪(因为有几十万人),夜巳继日,根据上游水情,与专家商讨决定,由汉江(長江最大支流)上游减少泄洪,调低長江洪峰,避免了一次蓄洪。所以说,国家对蓄洪和泄洪是很慎重的,对百姓利益是关怀的,天灾来了,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的天责!